对大部分的家长来说,面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有各种不同的照顾难题,2岁以下的喂奶、哺乳,4岁以下的陪伴、照顾,6岁以下的互动、学习,小学时期的远距上课协助、教学等……
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许多家长居家办公、孩子停课,异地工作和远距上课的模式打乱了众人习以为常的生活作息,不能出门的限制衍生不少困境、沟通障碍,更成了为人父母蜡烛两头烧的难题。
毕竟,对大部分的家长来说,面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有各种不同的照顾难题,2岁以下的喂奶、哺乳,4岁以下的陪伴、照顾,6岁以下的互动、学习,小学时期的远距上课协助、教学等,更遑论这些挑战,往往还要同步应付工作上的各种任务。
在正常上班、上学的日子里,家长可以把这些任务托付给校园,白天当好一个员工,晚上再尽父母的责任。但当这些不同的身分全部集中在同一个时刻,且几乎是24小时不能间断的考验下,自然渐渐衍生各种焦虑和无奈。
特别是孩子哭闹、捣乱,要陪着玩游戏跟准备三餐,但同时又要处理视频会议、各类提案时,没有孩子的人可能无法想像那有多么煎熬。
长时间相处导致更多焦虑出现
图/长时间照护孩子,让许多家长有焦虑问题。pexels
美国咨询协会(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)表示,在疫情的冲击下,愈来愈多临床案例与家长的焦虑症有关,因为疫情改变了你我的日常生活、被迫做出调整,这些变化导致更深层的忧郁和不确定性。
对于一些父母来说,这样的状况会导致恐慌发作次数增加、压力承受能力下降,还有失眠、烦躁、头部和身体疼痛及疲惫等反应──进而导致家庭冲突或夫妻冲突的增加,这主要是基于在疫情中养育子女意见的分歧。
而关于重返学校与否、工作的冲突等,更会造成紧张局势并扩大现有的歧见。
专家强调,在这样的状况下,许多人必须克服困难才能继续工作、育儿和扮演称职父母的角色,即便未来生活恢复正常,也可能会经历这种心理创伤性症状氾滥。
图/要应付两个孩子的家长压力又更加巨大。pexels
而为了对应这种症状对生理、心理的影响,综合心理治疗(Psychotherapy)会是较有益的方式,专家分享,这种治疗方式包含瑜珈、运动等舒缓身心的方式,甚至在灯光、颜色和音乐的部分让自己情绪缓和,并适时深呼吸,在可以的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。
医学上,心理治疗一般是基于心理治疗理论及实证研究建立的系统,以建立关系、对话、沟通、自我探索、行为改变等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目标。
然而,一旦这些方法都没有缓和,还是得寻求心理咨商为关键。
不过,其实这样的心理压力,可不是只有大人才会发生。
被关在家的孩子 其实压力也很大
图/其实孩子也有一样的相处压力。pexels
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(UNICEF)的统计下,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来,全球至少有超过1/7的儿童、约3.32亿人在大家的政策下居家生活至少长达9个月,这使得孩子的健康和福祉都处在于危险状况当中。
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亨丽塔福尔(Henrietta Fore)表示,”由于全球的封锁和疫情大流行的相关行动限制,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个漫长的一年,特别是对儿童而言。”
她强调,许多孩子会在这段期间产生害怕、孤独和焦虑,并担心他们的未来,”我们必须以更好的方法解决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,要从这场疾病中走出来,要给予这问题应有的关注。因为调查发现,有25%的孩子有焦虑感,还有15%有抑郁倾向。”
专家强调,对于那些经常在家中遭受暴力、忽视和虐待的儿童,因为疫情的封锁导致许多受虐者陷入困境,而且这些孩子和青少年得不到教师、朋友和整个社会的支持。
特别是弱势团体中的孩子、生活条件不好的家庭,或是冲突环境下的儿童,很有可能在这样的状况下被忽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。
图/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强调,许多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当局大家忽视的议题。pexels
为此,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支持大家和合作伙伴等相关组织,优先提供、协助那些为儿童提供的服务。
像是在哈萨克(Kazakhstan),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便推出了一个平台,为儿童提供个人线上咨询服务,同时也扶植学校辅导老师和心理健康专家提供远端培训,用以帮助减少儿童的焦虑。
亨丽塔福尔说,如果大家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前从没注意到这件事情的紧迫性,那现在更绝对不能忽视这个问题,”各国必须大力投资、扩大精神卫生服务,并为年轻人、儿童和家长提供各种支持,更确保弱势家庭能获得帮助。”